花两倍价钱买黄金,这群人图的是啥
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将目光投向了这类二次元的黄金制品。毕竟,和一枚原料为马口铁、售价为四位数的限量版吧唧(徽章)相比,黄金产品才是年轻人眼里最保值的谷子。年轻人最怕听的两个词
今年避不开的两个网络流行词“托举”和“接住”的背后,暗藏着一种略危险的倾向。人们正在把“托举”和“接住”也变得效率化,变成某种KPI,把“接住”的情感关系异化为“提供情绪价值”。年轻人,炸出一个「超级单品」
2024年以来,“血糖仪”的社媒声量越来越高,去年4月#90%的年轻人担心自己有病#的微博热搜下,不少人就在讨论血糖仪;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当天,攀升的讨论热度也将整个月的声量带到新高。年轻人开始做起「歹物分享」
看起来,即便是“剖凉粉”行为,也很难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自证清白了。然而,就在以“好物分享”为代表的种草经济面临信任危机时,以揭露一切事物美好表象之下的“歹毒之处”为出发点的“歹物分享”火了。你有你的LABUBU,我有我的老熊熊
那些陪伴他们整个童年、求学阶段,或者是人生重要节点的玩偶,在时光和记忆的加持下,已经变得弥足珍贵,足以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。花600块买中转机票的年轻人,半路就玩上了
如果你的旅行地图总是长得太规整,不妨试试“绕点路”的中转旅行。不急着到终点,每多玩一城,都是人生小小的胜利。深圳年轻人,流行起了不领证式「结婚」
他们到了法定年龄和家人催促的适婚年纪,和对象公开办了酒席,对外宣称已婚,暗地里却迟迟不愿意领下那张被普遍认为“最具决定性”的结婚证。「工业迪士尼」,成了京沪排队王
在社交媒体上,一些年轻人开始把工厂当成周末低成本出游的目的地,从进厂参观、午餐茶歇、免费DIY到伴手礼赠品,一套薅羊毛流程行云流水。年轻人爱上「纪念品」
纪念品的不竭创新,为精神追求找到了现实依托,不仅用充满仪式感的商品和服务,在消费市场上留下人类追求精神满足的印记,也将消费市场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。我快被户外圈的鄙视链给整疯了
近年来,骑行、徒步等户外运动在年轻人中流行,他们重新鲜感与多元体验。行业规模增长,装备存鄙视链,商家探索多元盈利模式 。被韩国人「攻占」的中国球场:有人月入过万,有人黯然离场
近年来,不少韩国中老年人赴中国沿海等地打高尔夫。国内高尔夫球童多为年轻人,工作辛苦,收入依赖小费,职业流动性大且具过渡性 。